高頡好久沒有教學了,記得大學時代帶社團,常常幫學弟妹上課話虎爛。上次同事問到什麼是前簾同步、後簾同步,如果用字面上去講,大概很模糊帶過也很難理解,尤其是要知道為何要有前簾和後簾那前簾和後簾同步的不同在哪裡?這個要由單眼反光相機(以下以SLR簡稱)的構造講起。那同學們會問,為什麼不講DSLR?”D”就是數位嘛,機械構造大致上是一樣的,只是感光元件由底片36X24mm的底片變成COMS或CCD而已呀!這裡就不管APS-C了,統一以全片幅(36X24mm尺寸)來說。怕同學們看文章睡著,學習效果不佳,特地準備了照片與圖示說明,盡量讓Image初級學員可以知道,尤其現在大家使用DSLR都一知半解,甚至連相機的結構都沒親眼看過(除非你想把幾萬塊的DSLR拆掉......),以前這些學科,都是攝影課必修的基礎課程,不是拍美美......包括暗房。好吧!進入正題!


上圖為一般135相機的SLR/DSLR的簡單結構剖面圖。假設拍攝的景物在圖片的左方,右上方為眼睛看到的觀景窗。紅色虛線為尚未按下快門時的光路路徑,綠色虛線為按下快門瞬間的光路路徑,紫色的箭頭方向為按下快門時反光鏡彈起的示意圖。
以紅色虛線的路徑來說,景物透過鏡頭上的鏡片組經過光圈、反光鏡折射透過對焦屏至五菱鏡再由觀景窗投射出來,所以眼睛可以經由鏡頭看到要被拍攝的景物。當拍攝的瞬間,我們以綠色虛線路徑來說明,這時候按下快門時,反光鏡會彈起,快門簾幕經過快門計算開啟時間讓快門簾幕後面的感光元件曝光形成影像。所以說,為什麼SLR/DSLR在拍攝時不能夠過觀景窗看到景物的原因在此。其實DSLR可以做到影像的預視呀,為什麼不多做一個選項是否預視影像呀!?雖然用處不多,但好歹也更平民化......還可以少買一個垂直觀景窗......
再來我把我的模特兒請出來跟大家說明一下,以實際的圖片讓各位看得更加清楚:
將鏡頭拔除,就可以看到反光鏡以45度角橫躺在那邊~看到沒?下方的金屬接點是EOS系列的電子接點。

靠機頂的內部,由下往上看,就可以看到對焦屏,這是我的EOS 5的樣子,一看就知道是五點對焦……有眼球對焦功能喔~,就是看哪裡,就對哪裡!真希望EOS 5D的後續機種也有眼球對焦,我正存錢等著呀!

以下兩張就是眼睛透過觀景窗和感光元件的視野。將底片室打開就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景左、右邊是底片放置的地方,上方是觀景窗,下方是快門簾幕(快門簾幕就緊貼著感光元件,當然就是底片或者CMOS囉),請注意……不要用手去碰觸或吹球吹快門葉片。不然小朋友又要出走了。 第一張圖是還沒按下快門時,觀景窗可以透過鏡頭看到外面的景物,此時快門簾幕緊閉,感光元件不會曝光(簾幕壞掉就會漏光);第二張照片就是按下快門(這時候光圈會縮至你的光圈設定值),反光鏡彈起(單眼相機聽到的啪啦聲音就是反光鏡的清脆響聲,SLR比較過癮,還有捲片馬達的過片聲!),快門簾幕往上拉開,因為反光鏡彈起,所以觀景窗看去是一片黑,感光元件曝光。喔~看吧!全片幅的COMS就是要這麼大片!我的APS-C真的好小喔......至於簾幕的動作原理,高頡將在下一個單元"進階"地說明。


這樣有沒有比較瞭解SLR的基本動作和構造啦!?那問?DSLR呢?......就底片變成CMOS而已吧!不過SLR倒是可以看到很多東西的結構,我的DSLR也很少被我看到快門簾幕......清COMS的灰塵的時候,反光鏡彈起照理說就應該把簾幕閉合....... 因為要清CMOS呀~不然哪看得到感光元件~那要不要用B快門,然後設定反光鏡預鎖功能打開,先讓反光鏡彈開就可以看到簾幕啦!? 可以的話你的DSLR讓我這樣玩看看!好吧!課程結束,下一節我們將來探討快門簾幕這個東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廣告一律移除......O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