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19

治療魚類白點病的良方 - 連翹

淡水魚的白點病是很普遍的一種魚病,發病如果處理得當也很好治癒,尤其是燈魚類只要水溫變化過大,或水質變動讓魚免疫力下降,竟容易因為白點病掛點,燈魚一換環境,身上的魚表組織會變薄,使得病菌更容易感染虛弱的魚體,通常如果有一隻病魚在魚缸中,沒多久疫情就會擴散,速度之快,可是倍增呀!

其實白點是纖毛蟲在作怪,他們是一群大大小小具有纖毛邊 並可快速移動的球體,約0.5-0.8mm左右,在顯微鏡下觀察,可看到一個透明(或略呈淡黃色)的U形細胞核。大約在攝氏13~20℃左右的生長環境溫度最活躍,在侵入魚體皮膚皮下組織,或鰓絲上皮細胞,自身組織會將之包圍形成囊胞,也就是我們看到的白點。




水中的纖毛蟲成蟲具有纖毛可以在水中游泳尋找宿主,寄生於魚體表組織 (表皮與真皮間)以魚體液為食,約3至5天,即可成長至成體階段,於是穿過囊壁,離開寄主,沈至水底形成一個孢囊,在囊內成熟蟲體進行無性分裂,快速增殖。在20度左右的低溫,約12到18小時,可產生500至1,200個仔蟲。仔蟲全身亦具有纖毛,呈梨型,頂端有一小突起,能在水中自由移動,找尋新寄主。小仔蟲若在3至4內未及時尋妥新寄主時就會死亡。因其繁殖感染速度非常快,只要有一個成熟蟲體侵入,3至4天後,就可產生大量仔蟲,不出十天,如不處理即會造成嚴重感染造成魚缸裡得生態慘狀呀!

白點的纖毛蟲主要寄生於魚類的口腔、皮膚及鰓等部分,寄生於鰓部,會引起鰓部大量分泌粘液,初期病魚行動遲緩、游姿不穩、呼吸急促,有時會成群浮至水面喘息,且魚鰭收攏不張 會在水底或者水中硬物間磳癢。重症魚會造成廣泛性的鰓絲潰爛,呼吸困難死亡。寄生於皮膚、鰭就會很明顯地看到白點,寄生部位會發生黏液大量分泌及組織壞死等現象,寄生於眼球表面則造成眼窩組織病變及眼球白濁。

在水族界中有很多有效的處理方法,利用白點纖毛蟲的生活形態,加以治療。一般都會加溫26至30度左右,加速白點蟲的生長週期(溫度升高,成蟲離開宿主的時間會加快),利用白點蟲在生長週期裡會有一段時間必須離開宿主的時期,加入藥水來殺死水中的纖毛蟲,藥水不乏硫酸銅、甲基藍、孔雀綠、福馬林等含銅離子的藥劑,但是銅離子在水裡是有毒物質,在草缸中不要直接施藥,必須將於撈出另外藥浴(濾水過程必須將活性炭取出,否則藥性會消失),草缸內的剩下白點纖毛幼蟲在生命中期內沒有宿主可寄生便會相繼死亡。另外也有人會利用高溫、加粗鹽(一公升水3公克鹽)。加粗鹽的方法也要加溫(30度高溫纖毛蟲也會受不了),目的是改變水中的滲透壓,減緩魚隻的緊張情緒,使得魚隻可以度過纖毛蟲生命週期結束。療程結束除了要有耐心,還要細心注意不要急著把魚隻放回疫區,等全部的情況都完全改善,在放回魚缸。

這一次新缸剛設,魚店就把魚直接至入缸中,且發現其中有一隻有嚴重的白點病,我料想會疫情擴散,於是拿起以前常用的粗鹽法,但是大缸加溫至30度,有點小冒險,水草也還沒有穩定,很怕到時候是大家共存亡......水草過多,也不好撈起幾十隻魚隔離治療,於是上網搜尋有另外一種原缸治療方法。利用中醫草藥治療白點病,有很多魚友都有很不錯的治療經驗。這種治療方法的優點是不會傷害有意的消化菌,不需要升高溫度、也不需要使用後換水,遇光線不會分解,純植物配方不會造成魚隻毒物殘留,這對設草缸的魚友是一大福音!

這種網路上流傳的中藥叫做「連翹」,一般中藥房都有在賣,我當天就跑到中藥房去買了一兩,才幾十塊錢,利用滷味包裝好直接投入魚缸內即可,我自己三尺缸是加入一個拳頭大小的三分之二量(非磨粉),在光、二氧化碳都維持原量的情況下,疫情約兩天就控制住了,白點明顯消失,也趁很久沒有白點病的問題之後,有機會可以使用這種網路流傳的好方法,目前效果非常良好,後續會繼續觀察,並且魚缸的常備良藥要多一項中藥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廣告一律移除......Orz